新闻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届交通融合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王钧溥、王奕曾  供稿:交通运输工程系  摄影:王引、张程玮  日期:2024-04-23  来源:学院新闻  阅读:1079

  4月20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主办,工程管理研究所、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交通运输工程系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交通融合创新论坛,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木兰船建大楼学生创新分中心举行。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付世晓致欢迎辞。论坛邀请了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贵民,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杨扬,上海小马智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应链VP彭健,中国船舶集团第 708 研究所研究员张勇,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区负责人蔡强作主题报告。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季强,上海船舶运输研究所原所长蔡惠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上海交大海科集团原总经理张延猛,历届校友和在校师生百余人参加论坛活动。

  第六届交通融合创新论坛以“人工智能助力打造交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智能交通领域的六位优秀代表担任演讲嘉宾,主题涵盖智能电动车、人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船舶、自动驾驶、交通数智化等。演讲嘉宾与交大师生相聚在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闵行校区,围绕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船舶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多学科交叉、多维度融合的方式开展了深入探讨交流。

  付世晓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交通融合创新论坛为在校师生与行业专家的深度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学院期待通过这次会议,与各位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交通运输行业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打造交通新质生产力。

  刘卫红作题为《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智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报告,展示了创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电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普及情况。着重介绍了车载计算芯片、车路协同系统等智能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

  彭健作专题报告《方向盘上的AI革命》,围绕人工智能驾驶实际应用中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三个板块,从无人化技术、政策支持、量产能力、规模化运营和产业链合作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驾驶的最新发展进程。

  苏贵民作题为《智能网联赋能智慧交通》的报告,以上海市嘉定区“双智”试点建设案例为背景,分享了智能网联路侧赋能智慧交通的重点技术。同时,从智能网联车侧异常交通事件感知和智能网联汽车监管两个方面,讨论了智能网联车侧赋能智慧交通的主要途径。

  张勇作专题报告《智能船舶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趋势》,分享了智能船舶的自主航行技术、融合感知方法、全船硬件互联、智能货物管理等核心要素,并呼吁大家重点关注人机融合、领域大模型等智能船舶的未来发展方向。

  杨扬作题为《自动驾驶赋能矿山安全管理》的报告,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在矿山工程作业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无人驾驶矿用车、零碳智能矿卡等智能化运输设备和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和管理能力的显著效用。

  蔡强作专题报告《AI赋能交通数智化转型实践》,以云天励飞公司在交通数智化转型中的实际场景,包括道路管养、客流OD 与线网优化、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案例,介绍了AI大模型、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交通领域重点问题中的应用前沿,引发了相关研究方向师生的广泛讨论。

  船建学院教师薛杰、机动学院教师王亚飞做论坛总结。薛杰指出,面对演讲嘉宾提出的智能船舶未来发展趋势,工管所师生将继续在相关研究方向进行探索,为行业的高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王亚飞总结了六个报告的亮点,并指出上海交大应该整合大交通学科,深化与行业技术的融合,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此次论坛既提供了与业内校友深入探讨的机会,也为在校师生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蔡惠星和张延猛为演讲嘉宾颁发荣誉证书。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致闭幕辞,对业界专家的到来和高质量演讲致以衷心的感谢。胡昊表示,此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助力打造交通新质生产力的主题,阐释了交通融合创新的本质,是 “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他希望交大师生牢牢把握交通行业的新形势、新格局、新要求,扛起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的大旗,培养一流交通创新人才,共同助力我国交通强国建设。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

Baidu
map